查看原文
其他

王福重:圈地运动,承包制和关于王健林的谣言

2017-09-06 王福重 功夫财经

 文 | 王福重 ☞ 经济学教授

经济学家都强调产权的重要性,尤其是科斯、张五常这些新制度学派的人,那么产权的重要性在哪里呢?我们先说一个故事。

英国是怎么发展起来的呢?就是因为大家中学历史课本里学过的圈地运动。英国为什么搞圈地运动呢?

以前,英国的土地是公有的,草场是公有的。英国的气候非常好,本来应该有很好的草场,畜牧业早就应该发展起来了。但是它始终没有发展起来,就因为当草场是公有的时候,大家都会过度放牧。

为什么呢?因为放的羊越多,好处就越大,少的就吃亏。草场是公有的,不需要你支付维护草场的成本。大家都过度放牧之后,草场就荒芜了。 

圈地就是这块地你交钱就是你的了,只有你才能在这个上面放牧,别人不能来。这时候,成本和收益都没有外溢,你就有积极性维护草场。

英国的草场,进而畜牧业也就起来了,加上纺织技术的突破,纺织业发展起来,英国就是靠纺织业起家的。

产权的重要性就在这里,产权给大家一种对未来稳定的预期。这个东西长期就是我的了,我有产权,而产权是受到政府,受到法律保护的。注意,政府的主要作用之一,就是维护保护产权,特别是个人的产权。政府是非常重要的。

中国农村的改革和圈地运动很像。承包制之前中国农村的土地是公有的,是集体所有的,而且也是集体经营的。

在人民公社的制度下,劳动越多、越积极,你吃亏越大,偷懒的人反倒占便宜。因为劳动成果几乎是平均分配的。所以那时候我们需要模范农民、模范社员,他们就是大公无私。但是邓小平说,大公无私对少部分先进人物是有用的,对大部分人是没有激励作用的,所以我们几十年都没有解决温饱问题。

而承包制就是在相当大的程度上,在不改变集体所有的前提下,经营权长期的赋予了农民家庭,农民就有了长期的稳定预期。他这时候下地干活是给自己干活,而不是给别人干活,因此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。

只用了一两年的时间,几亿人吃饭问题就基本上解决了。那时候农业技术并没有什么改进,只是改变了制度给农民创造了稳定的预期,我们就解决了几亿人的吃饭问题。这就是产权的重要性。如果没有承包制,或者期限特别短,那吃饭问题还是解决不了。你看,好多中央一号文件,都是关于农村政策要稳定的,就是这个道理。

中国实行公有制为基础的经济制度。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是在这样的基础上进行的。而全世界到目前为止,还没有任何一个成功的市场经济国家是建立在公有制基础之上的。因此,我们的改革是前无古人的伟大实践。

我们有两个口号:一是毫不动摇地坚持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,二是毫不动摇地发展非公有制经济。毫不动摇地坚持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我们做的是比较好的。但是毫不动摇地发展非公经济有的时候做的好,有的时候做的不那么好。因此,民营企业家经常处于一种对于政策变动的忧虑当中,这会影响他们稳定的预期,影响他们对经济的投资。

而投资是经济增长的发动机。因为它既影响需求,也影响供给。对于经济增长,投资比需求重要多了。

比如,最近有两次对万达集团和王健林个人造谣的乌龙,说他在机场被扣了,不能出国了。很多人都相信,为什么呢?因为万达是民营企业,王健林虽然是首富,但他也只是个民营企业家。也就是在很多人的内心深处,对民营经济和民营企业家还是敌视或者是鄙视的。民营企业家自己有时候也没有很大的信心。

但是我们知道非公有制经济对中国的贡献是非常大的。我们一多半的GDP和税收是非公经济创造的。所以我们真的要毫不动摇地发展非公经济。

那么怎么样才能做到这一点呢?就是给民营企业、民营企业家们一个稳定的预期,让他们相信政府会很好地保护他们个人财产,保护他们的产权。这一点在今天尤其重要。

我想起在八十年代,厉以宁教授就说,中国经济改革的成功必然取决于所有制改革的成功,也就是产权改革的成功。在今天重要而复杂的时刻,我觉得重申这一点是非常必要的。

▼退朝请“阅读原文”,启奏请至评论区写折子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